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气象、可再生能源电力预测预报系统信息共享与融合,统筹新能源汽车能源利用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协同调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
即便如此,光伏玻璃仍然供不应求,中小光伏组件企业因玻璃断货已开始停产。2019年四季度新增装机占全年的46.9%,预计2020年四季度全国新增装机占比更高。
2020 年初,工信部发文明确,光伏玻璃项目须通过置换旧玻璃产能的方式,新建光伏玻璃产能。而且玻璃短缺只是季节性的、短期情况,光伏玻璃供需紧张的情况预计将在2022年缓解。这导致一些光伏电站投资企业今年无法完成其原本的装机目标。11月初,光伏玻璃现货均价已涨到 45-50元/平方米,四个多月的涨幅接近100%。从单面切换至双面,每瓦组件的玻璃需求增加 25%,使得光伏玻璃需求进一步增长。
同时喊话玻璃企业:应与光伏上下游携手并进、共克时艰。光伏玻璃价格在四个月内翻了一番,仍然供不应求,中小光伏组件企业因玻璃断货或者价太高已开始减产停产,叫苦不迭。天合光能表示,本合同为年度采购合作框架协议,合同签订有助于公司进一步稳定供应链,对公司2020年业绩没有直接影响。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会对上市公司业务独立性产生影响。11月19日,天合光能发布公告称公司(买方)拟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向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公司天津环欧国际硅材料有限公司(卖方)采购210尺寸单晶硅片,合计数量不少于12亿片,预估合同总金额约65.52亿元(含税,根据当前市场价格测算,实际合同交易总额以最终成交金额为准)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会对上市公司业务独立性产生影响。本次采购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是基于双方长久以来的战略合作关系,将有助于公司及时有效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确保公司供应链的长期稳定,为公司210尺寸光伏电池和组件的产能规划落地和市场拓展提供有力保障,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11月19日,天合光能发布公告称公司(买方)拟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向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公司天津环欧国际硅材料有限公司(卖方)采购210尺寸单晶硅片,合计数量不少于12亿片,预估合同总金额约65.52亿元(含税,根据当前市场价格测算,实际合同交易总额以最终成交金额为准)。天合光能表示,本合同为年度采购合作框架协议,合同签订有助于公司进一步稳定供应链,对公司2020年业绩没有直接影响。
公告指出,该合同有效期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双方需在2020年12月31日前确认2021年的月度交货计划。合同的履行对公司业务独立性不构成影响,公司主要业务不会因合同的履行而对合同对方形成依赖国内外不少课题组通过设计合成新的钙钛矿结构来调控载流子迁移率,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9330-7。
结构如何调控性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罗毅团队叶树集小组研究发现,二维杂化卤素钙钛矿的有机阳离子构象无序度越大,其宽带荧光发射越强,面内载流子迁移率越小,而面外载流子迁移率则由有机阳离子构象与无机骨架层间距共同决定。然而,钙钛矿中有机阳离子构象如何调控钙钛矿性能?如何从分子水平上来理解结构调控性能?人们对这一科学问题所知甚少。叶树集小组通过制备具有不同烷基链长的二维杂化卤素钙钛矿,利用对称性敏感的和频振动光谱技术,结合光泵浦太赫兹探测、电化学测试、荧光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等技术,进一步明晰了有机阳离子构象、载流子迁移率、宽带荧光发射以及无机骨架层间距之间的关联性规律。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当前,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和光电探测器等领域,有机无机杂化卤素钙钛矿材料展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其载流子迁移率是钙钛矿材料性能以及制备以钙钛矿为基的高效率器件的重要参数。这一成果展现了和频光谱在研究光转换材料结构对称性破缺方面的特异性,揭示了有机阳离子构象与钙钛矿载流子迁移率和宽带发射等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另外,隆基也将长期采购通威的电池片。两大光伏龙头即将强强联手。
作为硅料+电池全球龙头,2019年底,通威股份多晶硅料产能8万吨,市占率15%,排名全球第二,而全球第一市占率仅为16%;单晶和多晶电池片产能20GW,市占率10%,排名全球第一,大幅领先市占率5%的第二名。2015年-2019年,通威股份分别实现营收187.7亿元、208.8亿元、260.9亿元、275.4亿元、375.6亿元,净利润7.37亿元、10.25亿元、20.08亿元、20.19亿元、26.35亿元。日前,通威股份(31.170, 1.54, 5.20%)发布公告,公司下属子公司永祥股份、通威太阳能(4.760, 0.01, 0.21%)拟分别与天合光能(17.600, 0.34,1.97%)共同投资年产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年产15GW拉棒项目、年产15GW切片项目、年产1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而从盈利能力来看,毛利率也从2015年起始终保持在15%以上,近三年来保持在18%以上。根据公告,年产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投资额约40亿元,年产15GW拉棒项目投资额约50亿元,年产15GW切片项目投资额约15亿元,年产1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投资额约45亿元。深入合作天合光能11月17日晚,通威股份与天合光能签订了合作投资光伏产业链项目的《合资协议》,将在高纯晶硅、拉棒、高效晶硅电池及切片项目上成立合资公司,向上下游一体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通威股份还宣布,拟分别与天合光能、美科硅能源签订长单销售框架合同,约定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分别供应多晶硅产品约7.2吨、6.88万吨,合计14.08亿吨,预计产生净利润分别为19亿元、18亿元,合计37亿元。深入绑定行业龙头天眼查APP显示,通威股份1995年成立,起初做水产饲料起家,2006年,管理层嗅到光伏商机,并在2015年通过证券资本市场开展了对永祥股份、通威新能源的重组购并,形成了渔光一体的商业模式,在果断切入光伏产业后,公司业绩便开始一路呈现上升态势。
2020年9月25日,隆基同意对永祥新能源(隆基持股15%、通威持股85%)保持15%持股比例同步增资,永祥新能源将扩建7.5万吨产能;隆基参股云南通威,隆基持股49%,通威持股51%,双方以每年10.18万吨多晶硅料的交易为基础,隆基优先从通威采购硅料,通威优先供应隆基硅料,双方继续合作进一步深化,龙头与龙头间形成了深度绑定的局势。双方四个合资项目的总投资额将达到150亿元。
近年来,通威股份持续高速扩张产能,长江商报记者粗略估计,截至本月初,公司已宣布了接近300亿的产能扩张计划。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高纯晶硅销量4.5万吨,同比增长97.04%,在单晶料和多晶料均价同比分别下降14.4%和41.2%的情况下,公司高纯晶硅产品平均毛利率达到27.7%,保持了较好的竞争力。
据今年上半年年报,通威股份高纯晶硅持续满负荷生产,产能利用率达116%,单晶料占比达90.86%,平均生产成本3.95万元/吨,其中新产能平均生产成本3.65万元/吨。通威在各项目公司中持股比例均为65%,天合光能持股3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产能8万吨,其中单晶料占比95%以上;太阳能电池产能27.5GW,其中高效单晶电池24.5GW。与此同时,公司频频拿下大单。
根据协议约定,通威股份在各项目公司中持股比例均为65%,合计注册资本出资额约为39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16.8亿元,净利润33.33亿元。
11月6日,与晶科能源其子公司四川晶科签订采购9.3万吨多晶硅产品的25亿元订单。2019年,公司与全球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厂商隆基股份(64.830, 2.09,3.33%)合作,互相参投对方项目以及采购;今年一月,双方签订《硅片销售框架合同》,未来三年,隆基将向通威销售单晶硅片共计48亿片,2020年9月隆基与通威将2021年的数量提升为26亿片,规模提升62%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预判,2021年500W+组件中182mm的占比将在90%以上。预计到2021年可供应182产品的拉晶、玻璃、胶膜产能都在50%以上,拉晶占比更是高达91.7%。
隆基采用单二极管方案,标称电流下的二极管结温、热逃逸等性能甚至优于166双面组件。晶澳介绍,其已完成东南亚100MW电站项目的182组件供货,晶科称其Tiger Pro产品在海外已有项目并网,隆基182组件所供应的100MW以上项目也已实现并网。2021年平价项目将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主要支撑,以能源局下发的33GW平价项目叠加8GW竞价转平价项目以及2019年未实现并网的平价项目和今年未完成的竞价项目测算,2021年国内市场容量将有望达到60GW左右。从新品发布到实际量产,182组件的快速落地为业主提供了新的选择,而业主也乐于采用大功率组件降低度电成本,提高电站收益。
而在保障182组件产能供应上,三家企业也做了充足准备。此外,主流的光伏逆变器和跟踪支架企业均表示其产品可适配182mm组件。
182双面组件选用25A接线盒,可适配现有产品。晶澳将182mm定义为平台技术,可以整合硅片、电池、组件等先进技术。
他指出,从成本来看182拉晶与158产品成晶率基本持平,单产目前也是持平状态,后续单产还有增长空间;切片环节182成品率略低,线径略粗,但后续很快可以达到持平状态;在电池效率和良率上,根据晶澳的实测数据,工艺生产稳定后182电池良率与基本166持平,效率预计很快持平。前不久中国电建发布的2021年度5GW组件集采招标中,182mm及以上尺寸正式列入招标规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